# 1.8 异常控制:解决错误
从最古老的程序设计语言开始,错误控制一直都是设计者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。由于很难设计出一套完美的错误控制方案,许多语言干脆将问题简单地忽略掉,将其转嫁给库设计人员。对大多数错误控制方案来说,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它们严重依赖程序员的警觉性,而不是依赖语言本身的强制标准。如果程序员不够警惕——若比较匆忙,这几乎是肯定会发生的——程序所依赖的错误控制方案便会失效。
“异常控制”将错误控制方案内置到程序设计语言中,有时甚至内建到操作系统内。这里的“异常”(Exception
)属于一个特殊的对象,它会从产生错误的地方“扔”或“抛”出来。随后,这个异常会被设计用于控制特定类型错误的“异常控制器”捕获。在情况变得不对劲的时候,可能有几个异常控制器并行捕获对应的异常对象。由于采用的是独立的执行路径,所以不会干扰我们的常规执行代码。这样便使代码的编写变得更加简单,因为不必经常性强制检查代码。除此以外,“抛”出的一个异常不同于从函数返回的错误值,也不同于由函数设置的一个标志。那些错误值或标志的作用是指示一个错误状态,是可以忽略的。但异常不能被忽略,所以肯定能在某个地方得到处置。最后,利用异常能够可靠地从一个糟糕的环境中恢复。此时一般不需要退出,我们可以采取某些处理,恢复程序的正常执行。显然,这样编制出来的程序显得更加可靠。
Java的异常控制机制与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都有所不同。因为在Java中,异常控制模块是从一开始就封装好的,所以必须使用它!如果没有自己写一些代码来正确地控制异常,就会得到一条编译期出错提示。这样可保证程序的连贯性,使错误控制变得更加容易。 注意异常控制并不属于一种面向对象的特性,尽管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中,异常通常是用一个对象表示的。早在面向对象语言问世以前,异常控制就已经存在了。